小學校園文化標語—智與勇
智與勇
智者不惑 勇者不懼
知有所合謂之智
時能變謂之智
勇志之所以敢也
知死不辟 勇也 勇力文武備具
掛圖延伸:
智與勇
智指的智慧,而不是智商或智力??鬃铀缘闹腔?,還是在于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。
樊遲問什么智??鬃诱f:“善于識別人。”樊遲還不太明白,孔子又說:“把正道的人提拔起來,置于不正直的人之上,能夠使不正直的人正直。”樊遲退了出來,見到子夏說:“剛才我問老師什么是智,他說:‘把正直的人提拔起來,置于邪惡的人之上’,這是什么意思?”子夏說:“這話的內容多么豐富啊!舜有了天下,在眾人中選擇人才,把皋陶提拔起來,那些不仁的人就遠離了。湯有了天下,在眾人中選擇人才,把伊尹提拔起來,不仁的人就遠離了。”
孔子說:“可以同他談的話而不談,這是錯過人;不可以同他談的話,而同他談,這是說錯了話。聰明人既不錯過人,也不說錯話。”
勇和智很多時候放在一起講。
孔子說:“君子道者三,我無能焉;仁者不憂,知者不惑,勇者不畏。”孔子說:“君子之道表現(xiàn)有三,我都沒有做到:仁者的人不憂愁,智慧的人不迷惑,勇敢的人不畏懼。”子貢說:“這正是老師的自述。”孔子把人的境界定的太高了,連孔子都做不到,何況一般人。老百姓還好,影響不大;如果用于政治,為政者做不到雖也無可厚非,但影響比較惡劣。
孔子又說:“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仁者必有勇,勇者不必有仁。”這段意思是:孔子說:“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說出有道理的話,而能說出有道理的話的人不一定有道德。仁人一定勇敢,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是仁人。”
孔子所說的“勇”,是必須有義,有仁,才算是一種真正的勇之德。如果不義,不仁,在孔子眼里,不是德。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”
子貢說:“君子也有所厭惡嗎?”孔子說:“有厭惡。厭惡宣揚別人壞處的人,厭惡在下位誹謗上位的人,厭惡勇敢而不以禮節(jié)制的人,厭惡武斷而頑固不化的人。”孔子的許多言論,很明顯就是他對為人處事的態(tài)度。
孔子說:“喜好勇敢而厭惡貧困,這種人容易作亂。對不仁的人,痛恨得太過分,也會逼使他們作亂。”
很明顯,孔子是很討厭那種不加約束的“勇”。在孔子眼里,這種“勇”,好像是一種動物本能的沖動,很容易犯錯誤??鬃拥膽B(tài)度是對的。但是如同孔子講義利一樣,后世儒家只看到孔子抑制不加限制的勇,沒有重視孔子還說過真正的勇者“無畏”。這樣也影響了大多數(shù)中國人的性格。因為都說中國人的性格比較柔弱、謙和。但是,近來,由于西方文化的影響,西方人的那種勇往直前的野獸般的勇猛,加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,使普通中國人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變化,許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“勇”;許多人也開始學習“勇”。但是不少人進而走入了另一個極端。開始崇尚暴力和霸道,以為這就是勇敢。結果就是和孔子所說的一樣,“勇而不義”,“勇而不仁”,成了暴力罪犯。
如果您需要其他主題產品內容的選擇,請回到 校園標語 目錄。
點擊以下兩鏈接可以獲得掛圖大師所有產品的目錄,更多產品供您選擇。
優(yōu)惠價:¥10元
優(yōu)惠價:¥10元
優(yōu)惠價:¥10元
優(yōu)惠價:¥10元
優(yōu)惠價:¥10元
© 2005-2024 企業(yè)文化與文化墻可視化制作專業(yè)平臺│掛圖大師 版權所有,并保留所有權利。
地址:廣州市天河區(qū)荷光路 (免責聲明):本網站部分文字和圖片素材搜集自互聯(lián)網,部分轉載文章及圖片在搜集時沒有發(fā)現(xiàn)“信息來源”、“作者”等信息,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權益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
電話:020-85662199 / 85660025 傳真:020-85662199